
齊白石是寫殘荷的高手,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,體現了這位世紀老人的樂觀向上,有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充盈其間。他在一大幅殘荷里,畫了二十四個蓮蓬,再加上將殘的荷花,已枯和將枯的荷葉,以及褐色的荷梗、枯黃的雜草,茂密、充實,充滿生機,色墨大膽地潑灑,一掃秋殘的冷落。我從中讀出了一種生命傳遞的強大訊號:老了有什么關系呢,那結實累累的蓮蓬正孕育著新的一代,生生不息。
齊白石的殘荷圖,構圖千奇百異,從不一成不變,但主題卻只有一個:生命的歡樂與頑強。他用一支如椽之筆,把殘冷的秋天表現得生氣勃勃,可以說是他生命形式和人格力量的生動寫照。他有時畫殘荷,以簡取勝:畫一實二花三張破荷葉,兩個殘花將要凋落,再畫兩個蓮蓬、八條荷梗、一只蜻蜓:或畫一只獨出的蓮蓬和一只蜻蜓……他在一幅《秋荷》上題款曰:“不染污泥邁眾芳,休嫌荷葉太無光。秋來獨有殘花艷,留著年年紙上香?!?/p>
齊白石還喜歡將摘下的蓮蓬入畫,表現對童年生活的繾綣回憶,充滿了純和的童貞童趣。
他九十二歲時,所作的《蓮蓬蒲葵扇圖》,上部畫姿態各異的三只蓮蓬,下端畫一把扇子,題詩曰:“閨房誰掃嬌妖態,識字自饒名士風。記得板塘西畔見,蒲葵席地剝蓮蓬。”
荷花在我國是一個古老的種族?!对娊洝分谐?“彼澤之陂,有蒲與荷,有美一人,傷之如何?!鼻凇峨x騷》中高吟:“制芰荷以為衣兮,集芙蓉以為裳?!?/p>
荷花別名很多,蓮、菡萏、芙蓉、水芝、藕花、水蕓、水旦、水華、澤芝、玉環,等等。品類也很多,有并頭蓮、四面蓮、一品蓮、千葉蓮、重臺蓮,等等。荷花可以生于池澤中,亦可缸栽。
俗傳農歷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,荷花的生日是農歷六月二十四日。古時候,江南很重視這個日子,畫船簫鼓,去湖上賞荷兼帶為荷花祝壽,從另一個側面看出人類與大自然親近的關系。
其實,荷花各個時期的姿儀都是動人的。初生之葉,不能出水,謂之錢葉,點點綠痕,浸于水中,煞是好看。爾后所生之葉漸大,浮于水面,稱為浮葉。再過一些日子,挺出水面的名為立葉。接下來便是葉茂花繁的輝煌時代,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分外紅”(宋·楊萬里《曉出凈池送林子方》)。
齊白石的晚年,幸福而安寧,心情愉快。他喜歡用揮灑自如的畫筆,謳歌太平歲月,祈愿世界和平昌盛。因“荷”“瓶”與“和”“平”諧音,于是,老人便經常畫這個題材。他九十二歲時作《和平圖》,一個立式的大瓷瓶里,插著一朵盛開的紅荷和兩支花苞,瓶邊是一只美麗的和平鴿。同年所作的《和平鴿》,左部畫一只圓腹小口的花瓶,內插一支花瓣舒展的紅荷和一片荷葉,中部畫一只喜氣洋洋的鴿子,題款是三個篆字:“和平鴿”。
1956年4月,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他“國際和平獎金”。這是對老人熱愛和平、歌頌和平的嘉獎和表彰。九月在北京舉行授獎儀式,授獎辭稱:“把國際和平獎金授予齊白石先生的決定,不僅是根據這位畫家在藝術領域中獲得的高度成就,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畢生頌揚的美麗和平的境界,以及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望,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鳴?!?/p>
責編:周媛
下載APP
分享到